您的位置: 首页--> 浙江

明道智慧城市生活(云平台): 浙江

金华市

金华市,浙江省辖地级市, 位于浙江省中部,东邻台州市,南毗丽水市,西连衢州市,北接绍兴市、杭州市, 属浙中丘陵盆地地区,地势南北高、中部低;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年温适中,热量丰富,雨量较多,总面积10942平方千米。 截至2023年10月,金华市下辖2个区、3个县,代管4个县级市,市人民政府驻金华市婺城区双龙南街801号。 截至2024年末,金华市常住人口为720.9万人。
金华市是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,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内陆开放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,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创新智造城市,是长三角南翼重要增长极,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。 金华建制(乌伤县)已有2200多年。古属越国地,秦入会稽郡,因其“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”得名,自三国吴元宝鼎元年(266年)始设东阳郡建制以来,具有1800多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,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 金华市素有“历史文化之邦、名人荟萃之地、文风鼎盛之城、山清水秀之乡”的美誉, 市境内景点有国家级风景区双龙洞、黄大仙祖宫等。

历史沿革
金华建制久远,因位于金星与婺女(星)分野,而得名金华。
夏商时,金华地属百越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载,百越的分布“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,百越杂处,各有种姓”。
春秋时,属越国,战国后期越国为楚国所灭,遂属楚国。
秦、汉,为乌伤县(治所在今义乌境内),属会稽郡。东汉设长山县。
三国吴宝鼎元年(266年),以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(以郡在瀫水之东、长山之阳得名),治长山(今金华市区),属扬州,领长山(今婺城区、金东区、兰溪)、乌伤(今义乌)、永康、吴宁(今东阳)、丰安(今浦江)、太末(今龙游)、新安(今柯城区、衢江区)、定阳(今常山)、平昌(今遂昌)9县,治设长山。晋延其制。
南朝梁绍泰二年(556年),置缙州,陈天嘉三年(562年),撤缙州,东阳郡改名金华郡。“金华”一名源于“金星与婺女争华”之地。
隋开皇十三年(593年),改置婺州。大业三年(607年),复置东阳郡。
唐武德四年(621年),复改婺州,并分置衢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,改婺州为东阳郡,乾元元年(758年),复为婺州。宋延其制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改婺州路。至正十八年(1358年),朱元璋攻取婺州路,改宁越府,至正二十年(1360年),改金华府。
明成化八年(1472年),析遂昌、金华、兰溪、龙游县部分地置汤溪县。金华府领金华、兰溪、东阳、义乌、永康、武义、浦江、汤溪8县,故有“八婺”之称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,废府。民国五年(1914年),置金华道,辖区扩及原衢州、严州府。民国十八年(1927年),废道,各县仍直属于省。民国期间,行政督察区序号、辖县、专署驻地时有变换。民国二十九年(1939年)6月,设磐安县,划缙云县之5乡,永康县之3乡,天台县之飞山乡,东阳县等多乡,为磐安县境。
1949年5月7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解放金华,设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区。 10月,改名金华专区辖2市9县。1955年3月,衢州专区撤销并入。嗣后,金华专区辖县(市)续有撤并、复置,并与杭州、丽水等毗邻市地互有调整。1958年11月,撤销汤溪县。1968年4月,改为金华地区。
1985年5月,撤销金华地区,原金华、衢州两县级市分别升为地级市,实行市管县体制,并于金华城区设立婺城区,郊区设立金华县,同时撤销兰溪县,设立兰溪市(县级)。金华市辖婺城区、兰溪市和金华、永康、武义、东阳、磐安、义乌、浦江7县。原金华地区的龙游、开化、常山、江山县划归衢州市管辖。

返回前一页   ▲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