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--> 天文学 |
十二支又称十二子,以与十母相对应。 它们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十二支是取地上的五行构成的, 地上有十二节,即一年有十二个月;一天(一昼夜)有十二时。 以五行配十二节、十二时,就是十二支,所以十二支又叫地支。 以五行配十二节、十二时是:亥、子为水;寅、卯为木;巳、午为火;申、酉为金;戌、丑、辰、未为土。 我国古代贤哲认为: 寅卯五行为木——配属肝脏; 巳午五行为火——配属心脏; 申酉五行为金——配属肺脏; 亥子五行为水——配属肾脏。 为何如此配属?因为寅、卯为“木”,寅卯是正月和二月。一月、二月在四季为春,一阳一阴,正当孟、仲两个春月,春为东方温气所化,为木位,木旺于春季,所以寅卯同属于木。 巳、午为“火”,巳午是四月和五月。四月、五月于四季为夏,一阴一阳,正当孟夏、仲夏两月,夏为南方热气所化,为火位,火旺于夏季,所以巳午同属于火。 申、酉为“金”,申酉是七月和八月。七月、八月在四季为秋,一阳一阴,正当孟秋、仲秋两月,秋为西方燥气所化,为金位,金旺于秋季,所以申酉同属于金。 亥、子为“水”,亥子是十月和十一月。十月、十一月在四季为冬,一阴一阳,正当孟冬、仲冬两月,冬为北方寒气所化,为水位,水旺于冬季,所以亥子同属于水。 一年四季中的孟月、仲月均各有所属五行,只有四季月尚无配属。那么,四季月是如何配属五行的呢?我国古代贤哲认为,辰是季春,未是季夏,戌是季秋,丑是季冬,这辰、未、丑、戌都为“土”(四个季月全都配属于土)。 辰为季春三月,未为季夏六月,戌为季秋九月,丑为季冬十二月。也就是说,春的第三个月——季月(即三月)、夏的第三个月——季月(即六月)、秋的第三个月——季月(即九月)、冬的第三个月——季月(即十二月),这四个季月,为每个季节的最后一月。古人认为,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这四个节气前的18天,也都是中央土寄旺的时节。由于土旺四季,在一年四个季节中,每一季的最后一个月属土,都是中央土气寄旺于四时的月份,故辰、未、丑、戌属土。 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中说:“脾者,土也,治中央,常从四时长四脏,各以十八日寄治。”在此已经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辰、未、戌、丑这四个月中的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节气前的18天,都是土旺之时,从五行配属人体五脏来看,它们全都应该配属脾脏。 从以上十二支的五行配属看,只有土行的地支没有归纳在一处,而是散布于其他四行之间,显得很特别。其实,这是源自五行的思想观,即以土象征母之大地,其位于中央及四角,以拥抱其他四行。此外,土还有以下内涵。 季土: 立春前十八日,丑土最旺——谓之冰土; 立夏前十八日,辰土最旺——谓之湿土; 立秋前十八日,未土最旺——谓之暖土; 立冬前十八日,戌土最旺——谓之燥土。 墓库: 未——为木之墓库; 戌——为火之墓库; 丑——为金之墓库; 辰一一为水之墓库。 余气 未一一为火之余气; 戌——为金之余气; 丑——为水之余气; 辰——为木之余气。 五行哲学的土行存在许多问题。土既具备孕育万物的慈爱面,也有使万物归于虚无的恐怖之力。从这一方面来看,五行哲学的土行,它有点类似原子物理学的“中子”。中子在担负其他元素相互间调整、联络之任务的同时,也发挥了强大的破坏力(例如中子弹)。需要注意的是,干支的本质不在于五元素,而在于五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,由于这些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的存在,使其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动的整体,表现出千变万化的运动规律。 十二支配身体:子为耳,丑为肚,寅为手,卯为指,辰为肩、胸,巳为脸、咽、齿, 午为眼,未为脊梁,申为经络,酉为精血,戌为命门,亥为头。 十二支配脏腑: 丑未为脾,辰戌为胃,子为膀胱、三焦,寅为胆,卯为肝,巳为心,午为小肠,申为大肠,酉为肺,亥为肾、心包。 陈继元在《数字5,8,10,12与阴阳循环现象》一文中说:“5,8,10,12状态系统是宇宙间宏观上存在着的最完美最和谐的系统。”他通过数学方法论证,只有5,8,10,12这四个数字是具有两条对称循环回路的特殊数字,而其他数字都不具备这一性质。这一观点体现了其既对立又统一的有规律的循环回路、变径固定、对称稳定的属性。这些属性与宇宙间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不谋而合,因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、八卦、天十、地支学说提供了和谐结合的最佳模式。黎照标也在《五行、八卦、天干、地支的内在结构是“5,8,10,12状态系统”》一文中说:“阴阳五行、八卦、天干、地支学说是‘5,8,10,12状态系统’的丰富内容.‘5,8,10,12状态系统’是阴阳五行、八卦、天干、地支与‘5,8。10.12状态系统’的和谐结合是具有共同属性的结果,阴阳五行、八卦、天于、地支学说,运用对称、平衡、稳定的‘5,8,10,12状态系统’反映了宇宙间物质、时间、空间的关系和对立统一、量变质变和新陈代谢规律。五行、八卦、天干、地支状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系,在运动之中互补长短,发生综合效应。阴阳五行、八卦、天干、地支学说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合理的,较好地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规律。 ![]() ![]() 地支六合: 子1丑14合化土,寅3亥12合化木,卯4戌11合化火, 辰5酉10合化金,巳6申9合化水,午7未8合化土。 数字规律:和值为15. 地支三合: 申9子13辰17 亥12卯16未20 寅3午7戌11 巳6酉10丑14 数字规律:差值为4. 地支相破: 子13酉10相破、卯4午7相破、辰5丑2相破、 未8戌11相破、寅15亥12相破、巳6申9相破。 数字规律:差值为3. ![]() 地支相冲: 子1午7相冲、丑2未8相冲、寅3申9相冲、 卯4酉10相冲、辰5戌11相冲、巳6亥12相冲。 数字规律:差值为6. ![]() 地支相害; 子1未8相害、丑2午7相害、寅3巳6相害、 卯4辰5相害、申9亥12相害、酉10戌11相害。 数字规律:和值为9或21. ![]() 地支三刑; 子1卯4午7、寅3巳6申9、丑14未8戌11 数字规律:差值为3. 地支人元: 子【癸】。丑【癸己辛】。寅【丙甲戊】。卯【乙】。 辰【乙戊癸】。巳【戊丙庚】。午【丁己】。未【乙己丁】。 申【戊庚壬】。酉【辛】。戌【辛戊丁】。亥【壬甲】。 地支四库: 辰【水库】。未【木库】。戌【火库】。丑【金库】。 |